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社
首页 > 最新目录
 
/ / /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年12期

 
目录
言论
当代雕塑艺术中的微观叙事语言孟繁朴;4-5
浅谈潮州陶艺的传承与创新罗炎书;6
浅谈龙泉青瓷工艺特色及创新蒋同磊 ;蒋永畅;7-9
浅谈龙泉青瓷的艺术创新及其应对策略李巧强;10-11
文化审美视野下之龙泉青瓷艺术创作策略郑旭东;12-13
探析青瓷雕刻艺术雅致美与人文精神龚建林;14-15
书法在工艺美术中的装饰特点和意义——以呈现在陶瓷上为例韩世友;李想;朱一丹;16-17
文人花鸟画在瓷画传承创新的装饰艺术和人文精神王剑;18-19
建党一百周年主题陶瓷艺术创作和展览研究熊圣佳;张紫娟;冯璐;20-21
红色教育融入校外陶艺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以“陶土中的红色记忆”馆校结合课程为例高翔;22-24
浅谈生肖元素在陶瓷创作中的意义章思林;25
探讨
探析陶瓷绘画中瑞兽的艺术之美与人文精神——以龙凤为例王多华;26-27
探析唐英与厂官釉欧阳中华;28-29
当代陶瓷雕塑图式语言在公共空间中的实践初探光丽强;赵丹;30-31
陶瓷花鸟画中动植物之间的呼应研究朱一丹;32-33
浅谈潮州手拉壶与雕刻艺术的融合郑建辉;34
浅谈潮州手拉壶与茶文化胡凯帆;35
浅谈潮州手拉壶的创作灵感来源林海维;36
“刻”中求课 一脉相承——在“刻”的艺术中初探紫砂“陶刻”戴沁;37
“守、传、立”——新时代传统陶瓷艺术创作模式初探刘晓勇;38-39
宋代陶瓷工艺体系的哲学探赜董明利;40-41
论新安画派在新时代的审美启迪与精神引领洪丹璇;42-43
基于新冠疫情下网络环境的中国画教学探析——以《工笔人物写生与创作》课程为例杨臻臻;44-46
研究与应用
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影像与陶艺的介入与融合姜珊珊;47-48
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传承人陈扬龙谱系研究张玉山;刘馨怡;傅锴;49-51
谈拟人化造型元素在当代插画中的表现季玲宇;52-53
中国传统鱼纹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王烛明;杨甜;54-55
喀什民间土陶传统工艺流程与核心技艺研究戴海涛;田栋升;56-59
简析青花釉里红装饰特点的演变余乐;60-61
新时代书法教育中陶瓷印与书法的融合研究许道坤;段美婷;62-63
《申报》所见民国景德镇瓷业的三个特征詹伟鸿;蔡定益;64-65
试论龙泉窑区烧制历史以及龙泉青瓷之审美意象王利军;66-67
云南建水紫陶中的“残帖”装饰艺术在景德镇陶瓷上运用的可能性王梦婷;黄雨聪;68-69
泼彩艺术在陶瓷新彩中的运用邱碧函;70-71
谈釉上彩在汝瓷上的装饰山水纹饰——从汝瓷的艺术特色以及传承和创新说起王建峰;72-73
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在陶瓷生产制图中的运用研究谭斐;74
ZM陶瓷机械制造企业应用物质流成本会计的研究曾露露;75
陶瓷材质在潮玩中的运用与研究王荣辉;76-77
以古为新 似仿釉真——利用仿古瓷的特点创新物初探顾苏祁 ;顾明;78-79
工艺与实践
浅析印纹硬陶与原始瓷工艺交集中的物质基础和工艺条件的核心严骏;80-81
陶瓷釉上彩装饰工艺研究高媛;王善琴;82-84
唤醒黑石号——再论长沙窑铜红釉瓷器的烧成技艺江文斌;江上舟;85
龙泉溪口窑黑胎青瓷之研究与实践叶传应;86-87
陶瓷香炉的工艺美——以唐宋明清为例方静;88-89
艺品
王卫平艺术作品欣赏王卫平;90-94
邓舒雯艺术作品欣赏邓艳红;95-99+192
从小昭寺到大昭寺唐壮怀;100
陶瓷人物画的意境表达与表现分析余雪崽;101-102
谈紫砂作品《明·遗香》套壶的创作感悟史银之;103
悟道与设计
浅谈经典壶型之半月壶章锦权;104
浅谈传统陶瓷花鸟画创作付建文;胡健;105
造型与装饰
继承是创新陶瓷装饰的根本陈连义;106-107
心法慕古 绘形绘神——仿古瓷人物题材装饰制作浅谈王静赐;108-109
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青瓷造型文化艺术初探杨乐平;110-111
龙泉青瓷刻划装饰表现形式浅探杨俏莉;112-113
长沙铜官窑陶瓷的装饰艺术——釉下彩绘沈颖利;114-116
浅谈潮州彩瓷的色彩美学张热云;117
中英绞胎陶瓷器比较研究黎茜茜;118+109
非遗传承
探索非遗传承之潮州手拉壶林浩滨;119
浅析界首彩陶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王梅;120-121
非遗传承视野下的陶艺教学实践王向阳;122-125
紫砂专题
紫砂壶《五佛地藏》的创作感悟咸子情;126
论紫砂壶《金玉提梁壶》的造型美学和器物哲学陈新亚;127
论紫砂陶刻的文艺表达——作品《澄青》的文艺性塑造程尚;128
活泼自然,生动有趣——论紫砂壶《松鼠葡萄壶》的器型特征和器物之道郝冉;129
质朴素雅,圆器之美——论紫砂壶《云桥》的器物设计美学之道胡建坤;130
合和紫圆,六六大顺——论紫砂壶作品《六合》的艺术特色强建成;131
论紫砂器《松鹤延年》的装饰美学和器物语义任璐;132
紫砂之声,唐韵回想——浅析作品《唐韵壶》的造型设计与内涵意蕴沈华军;133
论《花木兰》的设计风格与创作心得史敏晨;134
紫砂壶艺术的文化表达——《竹段壶》艺术特征探析史雨霞;135
论《吉祥如意五色土套壶》的美学风格夏素红;136
论紫砂壶《阙月壶》的装饰美韵和哲学之道张前勇;137
浅谈紫砂壶作品《牛盖莲子》的艺术风格朱大伟;138
紫砂陶刻的山水意境——《早春图》曹亚男;139
紫气东来,盛世中华——论紫砂壶作品《天坛壶》的艺术特征范建荣;140
文化继承与表现——浅谈紫砂壶作品《松溪待友》的艺术设计范萍;141
浅谈紫砂《岁月留痕壶》的造型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龚涛平;142
浅谈紫砂《仲芳周盘壶》的工艺之美和历史韵味杭海倩;143
紫砂之趣,同醉樱桃——浅析作品《樱桃提梁》的造型工艺与自然情趣蒋志强;144
以《满菊》为例论紫砂筋纹器的艺术特征谈敏;145
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制作技巧和人文意象——以紫砂壶《秋海棠》为例陶长辉;146
论紫砂筋纹器《菊蕾壶》的工艺特征与文化内涵王励;147
浅谈紫砂壶作品《容天》的艺术风格王翔;148
圆的美学与智慧——浅谈《寿珍掇球》的艺术特色严建芬;149
浅谈紫砂壶《大仿古》的气韵神态和风格特征杨寅超;150
文化视角下的紫砂陶刻作品《幽客》的艺术特征探析杨志超;151
浅谈紫砂壶作品《葵方》艺术表现的经典化特征姚琴;152
浅谈紫砂壶《修竹》的仿生创意和文化启示周学琴;153
四方守护,平安吉祥——浅谈紫砂《四方尊玉壶》的造型特征以及文化内涵陈丽英;154
珠圆玉润,壶韵悠长——浅谈紫砂《润玉壶》的艺术美感高鹏飞;155
招财进宝,喜上眉梢——浅谈紫砂《招财进宝壶》的文化寓意郭其新;156
气雅大度,古朴六方——浅谈紫砂《大彬六方壶》的艺术创新路超;157
冰清玉洁,吉祥如意——浅谈紫砂壶《玉盘》的造型特征以及文化内涵骆俊杰;158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浅谈紫砂花瓶《墨梅清韵套组》的文化内涵毛华明;159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浅谈紫砂《南瓜壶》的装饰艺术美感倪婕;160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浅谈紫砂《钻石僧帽壶》的艺术境界苏立晨;161
象身竹影,壶韵悠扬——浅谈紫砂《象竹壶》的造型风格和文化内涵孙陆;162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浅谈紫砂《大石梅壶》的文化深度王凤盘;163
壶艺清流,秋韵正浓——浅谈紫砂《秋玉壶》的创作之感张楠;164
赏《年年有余》,品紫砂雅韵鲍亚萍;165
也谈《握君壶》的壶艺造型许晟宵;166
朔风解意 梅香如故——也谈《梅桩壶》的造型意蕴余美珍;167
寒香借风媒,南枝花已开——关于紫砂壶《寒香》的赏析赵宇;168
探析《梅桩提梁》的艺术语言陈育平;169
松风煮意 淡泊悠悠——赏《松韵壶》后感李娅;170
紫砂壶《神龟献寿》的造型艺术赏析吴国荣;171
论《生机壶》的壶艺特色许华芳;172
承古拓今——论紫砂壶作品《弦纹方罍》的艺术创作项峻;173
走进瓷板画的世界陈怀伟;174
合而则欢 用之善祥——走进紫砂经典茗壶“合欢”的欢喜之境李小龙;175
紫砂“潘壶”之漫谈宋俊涛;176
心追造化辟新境,汗洒丹青铸艺梯——饰瓷艺术的探索之路陶关兴;177
浅谈宜兴紫砂的泥与工俞志贤;178
走上陶刻之路,走进陶刻世界张明敏;179
花素相融,赏用皆美——谈谈紫砂壶艺的创作朱烈好;180
浅析紫砂陶刻作品《秋水》的艺术魅力何源;181
论述紫砂作品《容若》的风格与创作心得蒋程思;182
论述紫砂作品《上合桃》的工艺智慧与美感特征石润晟;183
简析紫砂作品《凌云提梁》的创意设计与文化意蕴许文;184
论述紫砂壶《宋韻·梵心》的设计与文化于洪丹;185
简析紫砂作品《丰荷》的造型艺术与文化境界张鑫;186
论述紫砂作品《三足龙鼎》的工艺特征及艺术审美邹杨;187
勤能补拙 稳中求进——《龟兔赛跑壶》创作谈董亚芳;188
简述紫砂作品《合菱壶》的形态与美学价值范坚;189
传播
青花《山水缸》涂国生;190
《三清胜境》釉下五彩山水邓剑波;1
乐雅陶艺邹氏艺术馆2
《玉兔迎春》王立新;191
点击在线投稿

 
 
 

(c)2008-2018 学术规划网

 

本站产品最终解释权归NDHX.NET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